【視頻】養殖場各種固態和液態糞污處理難題,只需一種復合微生物簡單操作即可實現低成本高效率糞污資源化#養殖場糞污資源化
在現代養殖業規模化發展進程中,糞污處理的技術瓶頸日益凸顯。據農業農村部數據顯示,我國每年畜禽糞污產生量超 38 億噸,其中固態糞污占比約 60%,液態糞污占比約 40%。傳統處理方式如直接還田易引發燒苗、病蟲害傳播,而厭氧發酵池建設成本高、周期長,導致大量糞污未能實現高效資源化利用。針對這一行業難題,基于復合微生物菌群的多功能處理技術應運而生,通過精準調控不同形態糞污的微生物代謝路徑,構建了一套低成本、高效率的資源化解決方案。
一、復合菌種的作用機制與技術特性
多功能糞水糞便快速除臭發酵劑,是原 “加強型堆肥快速腐熟劑” 的升級菌種,同時也是有機廢水、糞污無害化生物處理劑。它的核心優勢在于其豐富的菌種組成,包含芽孢桿菌群(枯草、地衣、解淀粉)、乳酸菌群、酵母菌群、蘇云金芽孢桿菌、拜賴青霉菌等多種有益微生物,這些菌種協同作用,形成了強大的處理能力。為養殖場解決糞污問題提供了簡單、高效、低成本的解決方案。通過使用復合菌種,養殖場不僅能夠實現糞污的無害化處理,消除臭味、降低污染,還能將糞污轉化為優質的有機肥料和液態生物有機肥,實現資源的循環利用,為養殖場創造額外的經濟效益。其簡單的操作流程和廣泛的適用性,使得它在養殖業和環保領域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
二、液態糞污的無害化處理與肥料化技術
(一)處理工藝與參數控制
1. 菌種激活:喚醒微生物活性
將 500 克復合菌種與 1斤紅糖加入 20 公斤 35℃溫水中,密封靜置 24 小時。紅糖為菌種提供碳源,促使休眠菌種快速復蘇,形成高濃度功能菌群。此過程如同為微生物 “充電”,激活后的菌液需在 15 天內使用,以確保最佳效果。
2. 菌種投加:精準控制治理節奏
按照每立方米廢水投加 1 公斤激活菌液的比例,將菌液均勻潑灑至調節池。若 48 小時后臭味未明顯減弱,可補投一次,最多投加 3 次。該劑量設定既保證菌群對污染物的充分分解,又避免浪費,適應不同污染程度的廢水處理需求。
3. 降解過程:分階段的水質改善
安全性驗證
澆灌前需進行幼苗耐受性測試:取處理后液態肥原液澆灌番茄幼苗,48 小時內若萎蔫率<5%,可直接用于大田灌溉;若出現萎蔫,需延長發酵 3-5 天,直至通過安全性評估。
高難度水體處理:當水體中含有殺菌劑(如漂白粉殘留≥50ppm)時,建議間隔 5-7 天重復處理,通過菌種定植 - 增殖 - 代謝的三階段過程,最終實現處理目標。
三、固態糞污的好氧發酵技術
(一)堆肥工藝的關鍵控制點
物料預處理
含水率調節:針對含水率>70% 的稀糞,需添加秸稈粉、菌糠、甘蔗渣等輔料,將含水率降至 55%-60%(手捏成團不散、指縫見水不滴)。
碳氮比優化:對于禽糞(C/N≈10:1),按每噸添加 50kg 秸稈(C/N≈60:1),使整體 C/N 調至 25-30:1。
菌種加入:1 包 “多功能糞水糞便發酵劑” 的激活液與 2 立方雞糞混合使用。
堆體構建技術
采用 “條形堆垛法”:堆體寬度 1-1.5m、高度 1m,長度不限,堆頂呈弧形以利排水。每堆間隔 1.5m,確保自然通風。覆蓋透氣草簾,避免雨水沖刷導致養分流失。
翻堆調控策略
溫度導向翻堆:當堆體中心溫度達 60℃時首次翻堆,之后每間隔 2 天監測溫度,若再次升至 60℃則進行二次翻堆,整個發酵周期翻堆 3-4 次。
無翻堆模式:對于小型養殖場,可采用靜態發酵,周期延長 10 天左右,期間通過插入通氣管(直徑 5cm、間距 1m)維持內部供氧。
(二)不同原料的發酵特性
常規畜禽糞便
發酵周期:豬糞 / 雞糞 10-15 天,牛糞 / 羊糞 15-25 天(因纖維含量差異)。
腐熟指標:
溫度曲線:發酵第 2 天升至 55℃,第 4 天達 65℃峰值,第 7 天降至 40℃以下并穩定。
感官特征:第 3 天臭味下降 70%,第 10 天形成褐色腐殖質,無蠅蛆滋生。
衛生標準:蛔蟲卵死亡率≥95%,糞大腸菌群數<100 個 /g,符合 NY 525-2021 有機肥標準。
高纖維物料處理
針對玉米秸稈、食用菌渣等,采用 “菌劑 + 糞尿協同發酵法”:每 3m3 物料添加 300kg 新鮮糞尿(提供氮源和水分),菌種用量增加 20%。切碎物料(長度<5cm)發酵周期 15-25 天,未切碎物料需 20-40 天,期間翻堆 2-3 次,確保木質素降解率≥40%。
帶墊料糞便處理
傳統秸稈墊料養殖的牛羊糞,因含 30%-50% 墊料,可直接按 1 包菌劑 / 5 噸糞料比例處理,無需額外添加輔料,通過菌種分泌的纖維素酶系(濾紙酶活性≥15U/g),15-25 天內實現墊料與糞便的協同腐熟,腐殖酸含量提升至 8%-10%。
四、規模化應用的成本效益分析
以年出欄 1 萬頭豬場為例:
處理能力:日處理液態糞污 20m3、固態糞污 5 噸,年處理糞污量約 9000 噸。
成本構成:菌劑成本約 1.5 萬元 / 年(按 500g 菌劑處理 20m3 液態糞 + 5 噸固態糞計算),人工翻堆成本約 3 萬元 / 年,合計 4.5 萬元 / 年。
效益產出:年產液態有機肥 6000 噸(按 100 元 / 噸計)、固態有機肥 3000 噸(按 300 元 / 噸計),合計產值 150 萬元 / 年,投入產出比達 1:33。
五、行業應用前景與技術升級方向
該技術通過微生物代謝工程實現了糞污處理從 “末端治理” 到 “資源創造” 的轉變,經農業農村部生態農業重點實驗室檢測,發酵后有機肥中有益微生物含量達 1×10?cfu/g,較傳統堆肥提升 2 個數量級,且重金屬含量(鎘≤3mg/kg、鉛≤50mg/kg)符合 GB 38400-2019 標準。
在 “雙碳” 目標驅動下,該復合菌種技術為養殖業提供了 “減碳 - 增效 - 環保” 三位一體的解決方案,其技術成熟度(已在全國 200 余家養殖場應用)和經濟可行性,正推動行業從 “環境負擔” 向 “循環經濟” 轉型,有望成為農業綠色發展的核心支撐技術之一。
技術咨詢與產品購買請聯系我們專業的獸醫技術員:劉小任 18176895589(微信同號)
廣西助農畜牧科技有限公司提供全方位支撐
廣西助農公司有著豐富的解決養殖場環保的經驗,專業配套產品全面(幾十個)大量成功案例,能夠針對你的養殖場進行“一場一策”制定解決方案,讓你的養殖場用最少的設施投入達到解決環保、糞污資源化的目的,形成現代生態養殖循環。“公司+農戶”我們可以做出解決環保與處理糞污示范,確定效果后再推廣;協助政府部門進行示范建立與培訓。并且提供上門服務(快速解決家禽養殖上的疾病、環保、肉品質等問題)。與國內300多個環保公司合作常年定制和運用我公司生產的產品,2萬多個養殖場長期使用我們的環保產品。
養殖人永遠都要重視環保,特別是臭味和糞水問題。養殖場臭味大被投訴查處,運用組合微生物技術最快3天看到明顯效果,快速解決你養殖場的環保問題。有一定規模養殖場廣西助農公司技術員提供上門服務與標本兼治長久解決方案。
- 上一篇:【案例】養殖場環保壓力大?處理成本高?一個復合菌種解決養殖場糞污資源化大問題 [2025-06-04]
- 下一篇:【視頻】魚塘(水庫)養鴨導致水體黑臭、病菌滋生,運用微生物技術可輕松解決 [2025-06-04]